当前位置:循环首页>正文

[TCT2011]BIOSOLVE-I研究中药物洗脱可吸收金属支架植入6个月后组1的血管活性反应

Vasoreactivity Results of Cohort 1 at Six Month Post Implantation of the Drug Eluting Absorbable Metal Scaffold in the BIOSOLVE-I Study

作者:国际循环网   日期:2011/11/29 15:11:02

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,谢绝任何形式转载,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。

可吸收金属支架(AMS)的研制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。AMS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生物吸收的特点,植入后6-12个月内只会留下自然愈合的血管。一种新型药物(紫杉醇)洗脱可吸收金属支架(DREAMS)在最近刚刚研发出来用于降低血运重建率。该项子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植入6个月后的血管活性的恢复。

  背景:可吸收金属支架(AMS)的研制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。AMS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生物吸收的特点,植入后6-12个月内只会留下自然愈合的血管。一种新型药物(紫杉醇)洗脱可吸收金属支架(DREAMS)在最近刚刚研发出来用于降低血运重建率。该项子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估植入6个月后的血管活性的恢复。
  方法:BIOSOLVE-I研究是一项前瞻性,多中心的首次人体试验,用于评估DREAMS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作用,分别在1,6,12,24和3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。血管舒缩试验在患者的子集中进行,在两个研究地点随访了该组患者6个月。内皮依赖性血管活性剂乙酰胆碱(ACH)按不同剂量(0.36 微克/毫升, 3.6 微克/毫升 和18 微克/毫升))于冠状动脉内给药,用以评估随访时的血管活性。采用了量化冠状动脉造影以评估血管舒缩试验中的冠脉大小。
  结果:血管舒缩试验在组1的14名患者中(11男性/3女性)进行,平均年龄65.6 ± 10.0岁。高血压(92.9%),高脂血症(85.7%)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,在42.9%的受试者中出现过心肌梗死病史。A型(50.0%),B1型(42.9%)和B2型(7.1%)病变采用3.25 / 16毫米 (50.0%) 或 3.5 / 16毫米 (50.0%)药物洗脱可吸收金属支架进行治疗。在6个月的随访中,治疗段的平均管腔直径为2.55 ± 0.8毫米,近端和远端的参考段管腔直径为2.64 ± 0.96毫米和2.40 ± 0.66毫米。
  结论:植入支架段的血管收缩能力显示,冠状动脉在接受药物洗脱可吸收金属支架植入的6个月后,该治疗段恢复了血管收缩功能。这一观察结果支持了以下观点:生物可吸收支架能够恢复血管活性。

版面编辑:赵书芳  责任编辑:聂会珍



BIOSOLVE-I研究可吸收金属支架AMS药物洗脱支架

分享到: 更多

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招贤纳士
声明:国际循环网( www.icirculation.com)对刊载的所有文章、视频、幻灯、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。未经本站许可,不得转载。
京ICP备15014970号-5  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(京)-非经营性-2017-0063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京ICP证150541号
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   © 2004-2024 www.icirculatio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公司名称: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:010-51295530